高中生升学途径-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

北京市的“双培计划”和“外培计划”是两项特殊的高考招生政策,旨在通过跨校、跨境的联合培养模式,为考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…

北京市的“双培计划”和“外培计划”是两项特殊的高考招生政策,旨在通过跨校、跨境的联合培养模式,为考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
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的定义​

双培计划由北京市属高校(如北方工业大学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)与在京中央部属高校(如清华、北航、央财等)合作培养,学生按“3+1”“1+2+1”等模式在中央高校学习2-3年,毕业时获得市属高校的学历学位证书。 双培计划的合作专业多为中央高校的强势学科,如北航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、央财的金融学等。 双培计划的招生对象为北京户籍考生,高考成绩需达到特殊类型控制线(一本线),且选考科目需匹配(2025年双培计划全部要求“物理+化学”)。

外培计划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(如伦敦艺术大学、昆士兰大学等)合作,学生赴境外学习2年左右,政府承担学费,生活费部分自费。 外培计划考生需提前达到海外院校的语言标准(如雅思6.0、托福90分等),部分专业需通过校方面试。 外培计划招生对象为北京户籍考生,外语基础好且有较强适应能力,家庭需具备一定经济能力。

北京14所“双培计划”高校: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、首都体育学院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服装学院、北方工业大学、北京工商大学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、北京印刷学院、北京建筑大学、北京农学院。

北京12所“外培计划 高校:北京工业大学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、首都体育学院、北京第二外围语学院、首都医科大学、北京建筑大学、北方工业大学、北京工商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服装学院、北京印刷学院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。

报考时间与志愿设置

报考时间: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填报,填报时间为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(与普通批志愿填报同步)。
志愿设置:设置20个平行志愿,每个志愿为“1所院校+1个专业”,录取时按分数优先原则。 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,不进行校内专业调剂。

报考注意事项

分区投放名额: 双培、外培计划按区分配名额(如海淀、朝阳等),各区独立划线,郊区名额相对更多。例如,2024年北工大“芯片设计”专业在大兴区录取最低分为604分,而海淀区为622分。
2025年政策调整:明确要求计划“全部分区投放”,但不再按区单独划线,可能导致郊区考生竞争压力增加。
选考科目与专业匹配: 双培计划2025年全面要求“物理+化学”组合,取消不限选科专业(如工商管理)。
外培计划需关注目标专业的语言要求及合作院校特点(如北二外的翻译专业对应纽约州立大学)。
录取风险提示: 双培生需适应中央高校的学习强度(周围多为高分考生),外培生需独立应对海外文化差异。 往年被双培/外培录取后放弃入学的考生,次年不可再次报考。

政策价值与适用人群

双培计划:适合分数稍低于中央高校录取线但渴望优质资源的学生,或高考发挥失常但潜力较大的考生。
外培计划:适合有留学规划但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,或希望积累国际化背景的考生。

双培、外培计划为北京考生提供了独特的升学路径,但需注意选科、分区竞争及适应能力等关键因素。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分数、兴趣及职业规划,提前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,并关注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信息。

返回顶部